已故歌星周璇有首名曲「天涯歌女」,歌者嬌柔婉轉地唱:天涯呀,海角呀,何處呀覓呀覓知音。雖說不過是時代曲,卻唱出了人生最深沈的悲哀:知音難尋、知己難覓。
古人說,人生得一知己死而無憾。這話聽在少年心,只覺豪情萬丈,深信此生必會覓得最少一位知己。可是,等人到中年,過盡千帆之後,就會明白此話不但無比真確而且極其無奈。真的,我們一生人可能遇上許許多多不同性格,具備不同優點的好朋友,不過,卻不可能要求每一位好朋友都能成為無所不談惺惺相惜的知己。
也許,這位好朋友率性而為;也許,那位好朋友心細如塵;也許,她豪邁瀟灑;也許,他有情有義,也許,他總帶來歡笑;但總不會有一位朋友能夠滿足我們心底所有要求,只有市場的產品說自己能滿足你心底所有要求,更不會有一位朋友能達到我們心底自訂的高標準。所以,要尋找一位如鮑叔牙對管仲那樣無限包容與體諒的朋友,或者如伯牙鼓琴鍾期聽之,那種不說一話而能透徹了解的真正知己,實在難乎其難。
因此,幾次看古老的劇集「紅樓夢」,都不禁潸然淚下。不是因為寶黛的愛情悲劇,而是因為寶玉與黛玉的相知相惜。有一幕,黛玉往怡紅院無意中聽到寶玉跟襲人對話,寶玉說林妹妹絕不會像寶姐姐那樣催促他去考取功名,黛玉聞言,知道寶玉把自己引為知己,於是大喜而退。那份喜悅,便是得一知己的無憾。
想起了許冠傑的歌,知音夢裡尋,好一個知音難尋。正是人生的道理,嘆息知音意夢裡尋,煩亂我的心思竟傷透了心神,舊愛竟然貧新忘舊,人們不再像寶玉與黛玉的相知相惜,腸斷那堪風陣陣,悽怨有誰問,夜空中有誰共鳴,街燈已殘月暗昏,惋惜空記熱情吻,徒自追索綠雲鬢,嘆息知音意夢裡尋。如果你已覓得一知己,可以說是死而無憾。
沉舟側畔千帆過, 病樹前頭萬木春。人的感情常常不懂得獨立,拘泥於舊有的信念,人愈長大愈會明白,真正的知己不一定事事看法相同,最重要的是彼此要有相同的價值觀,惟其如此,才能生出共同的人生觀。如果有幸遇上這樣的知已,如果有幸與他相知相惜,便是人生快事。尋找伴侶,豈不也是如此?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